吳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2023年,吳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緊密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吳川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要求,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其中,我局連續四年在湛江市政府對縣(市、區)政府質量工作考核中榮獲最高等級A級;正毛橘紅標準化示范區被省局批列為“標準化示范點”,獲得湛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表揚,梅菉市場監督管理所被評為國家五星市場監督管理所。現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堅持理論武裝,全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將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市場監管法治建設的首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實。一是制定《2023年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重點內容安排》,通過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局長辦公會議、“三會一課”等多種舉措,并邀請中共市委黨校、吳川市開放大學工會主席,資深講師陳耀同志給全體干部職工授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夯實理論功底筑牢思想根基,使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二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組織對《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習近平著作選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進行了專題學習研討,共組織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等18次。同時,為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我局將法治政府建設與吳川市“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結合起來,嚴格按照《吳川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的要求,不折不扣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
二、堅持率先垂范,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局主要負責人按照《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的要求,帶頭自覺運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業務工作開展,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落實。一是細化措施,壓實責任。制定《吳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吳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明確責任,實現各股、所協同推進依法行政。二是加強領導,推動落實。切實履行法治建設重要組織者、推動者的職責,主動部署重要工作、過問重大問題、協調重點環節、督辦重要任務,把市場監管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定期召開黨組會、局長辦公會,有計劃、有步驟地部署和督查法治府建設的重點工作, 聽取進展情況匯報,督促按期高質推進各項工作,為推動法治建設提供保障、創造條件。截至目前,我局召開9次局長辦公會議,研究解決了涉及法治政府建設工作21項,涵蓋執法、普法、信訪、營商環境等各方面事項。
三、堅持依法行政,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一)落實持證上崗制度。動態管理執法人員持證執法情況,定期清理、確認行政執法人員資格,避免出現執法不規范、不嚴格問題。2023年組織6名新公務員參加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統一考試,嚴格持證執法,確保執法人員主體資格合法。
(二)落實法律顧問制度。制定《吳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法律顧問工作制度》,聘請法律顧問為我局依法行政提供法律咨詢服務,輔助重大行政決策,研究復議、訴訟案件,解答執法疑難問題,充分發揮了法律專家在市場監督管理決策和執法中的作用,有效提升了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三)落實執法“三項制度”。推進行政執法公示、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將行政權責清單、行政執法主體、行政執法人員信息以及行政許可、處罰、強制、檢查等事項等工作依法進行公示;制定《吳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重大復雜案件負責人集體討論制度》《吳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法制審核辦法》,對事關經濟與社會發展和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決策審核范圍和程序嚴格把關,廣泛聽取多方面意見。加強執法裝備配備,對現場檢查、抽樣取證、行政強制等易引發爭議的環節,實時進行記錄,全面實現行政執法全過程留痕和可追溯管理。2023年對6宗重大復雜案件組織召開負責人集體討論會,科學合法合理作出了決策決定。
(四)落實出庭應訴制度。嚴格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我局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到100%,尊重并執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的情況;并主動接受人大、政協、檢察、法院、司法監督,2023年認真辦理人大、政協議案提案13件,及時向檢察機關回復《檢察建議書》處理情況3件,辦復率達100%;截至目前,我局被行政復議案件26宗,行政訴訟案件3宗。
四、堅持優化服務,全面提升市場監管工作效能
(一)助企紓困,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優化行政審批,不斷推進全程電子化業務,積極推進“一網通辦”、“一窗通取”、 實施企業開辦銀行預開戶等一批創新舉措。切實提升服務效能。2023年,全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68976戶,比去年同期增長41.66%,注冊資本(金)781.6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99%;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29160戶,同比增長197.10%。審批發放《食品經營許可證》2864張,《食品生產許可證》(含小作坊)104張,《藥品經營許可證》99張,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95張,積極鼓勵、支持、引導519戶個體工商戶辦理“個轉企”。主動優化營商環境,為新開辦企業提供5枚印章免費刻制,累計約為全市新開辦企業減輕負擔130萬元。
(二)強化監管,織牢民生領域防護網。一是強化食品安全監管。以日常監管為基礎、專項行動為補充,強化食品生產經營環節監管,有計劃地對食品生產經營者開展檢查工作。牽頭組織做好食品抽檢、快篩快檢工作,全市已開展食品抽檢5896批次,完成湛江下達吳川任務量的133.36%;食用農產品快檢70785批次,完成全年計劃任務量的105.71%,其中快檢合格70354批次,合格率99.39%。二是強化藥妝安全監管。加強全市藥品經營許可、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工作的監督管理。加強藥械化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工作,已完成藥品抽檢29批次,醫療器械抽檢7批次,收到藥品檢驗結果合格29批次,已檢藥品合格率100%,已完成全年計劃任務。推進藥械化不良反應(事件)上報工作,上報藥品不良反應1047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373例,化妝品不良反應69例。三是強化產品質量監管。深入開展專項檢查行動,共檢查電動自行車及其配件銷售單位164家,燃氣具、燃氣泄漏報警器經銷單位62家,煙花爆竹經營單位32家,機動車檢驗檢測機構17家次。我局向17個不合格產品生產經銷單位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限期改正并跟進復查。四是強化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抓好78家特種設備重點單位常規監督檢查。抓好市場監管領域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出動檢查人員1974人次,檢查特種設備企業846家次,檢查特種設備3018臺/套,發現安全隱患134起,閉環130起,閉環率97%,立案26宗,罰沒款77.89萬元。加強重點時期人員密集場所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節假前共出動828人次,檢查單位437家,檢查特種設備2043臺(套)。特種設備監察工作和燃氣氣瓶安全監管工作受到省局和湛江市局高度肯定,多次在湛江市作經驗交流。
(三)服務先行,助推行業優質高效發展。
1.開展標準化工作。一是指導廣東皇延餅業有限公司編定發布了田艾月餅的企業食品標準。二是指導推進國聯水產召開編定的粵港澳大灣區標準《預制菜烤魚》的專家評審會,并順利通過評審答辯。三是推進吳川羽絨協會2022年編定的“水洗羽絨”及“原料羽絨”兩項新的團體標準落實。四是協助吳川橘紅產業協會編定“橘紅規范化種植技術規程”并申請湛江市地方標準立項。正毛橘紅標準化示范區被省局批列為“標準化示范點”(粵西唯一入選項目),獲得湛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表揚。
2.開展知識產權工作。一是開展知識產權培育工作。設立吳川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建立吳川市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加強知識產權培育,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水平,發動廣東金九餅業有限公司“金九”商標參加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高價值商標品牌培育大賽并獲得“商標品牌培育金獎”,今年以來,我市獲得專利授權1328件,其中發明12件、實用新型101件、外觀設計1211件,全市申請注冊商標363件,成功注冊商標224件。二是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建立了《吳川市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部門間知識產權保護協作;組織開展地理標志產品清源行動、“護航2023”知識產權行政執法等專項行動,共查處知識產權案件33宗,有效地保護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建立吳川市知識產權維權緩助工作站,加強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力度,及時處理12宗知識產權投訴舉報;規范專利申請,做好163件非正常專利申請核查撤回工作;三是強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助力企業發展。做好銀企對接工作,積極推動我市湛江紫荊羽絨制品有限公司、湛江國聯水產開發有限公司、廣東杰能食品有限公司、廣東福海餅業有限公司等 企業進行27.5筆知識產權質押登記,共獲得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6.009億元,質押筆數和金額都排在湛江縣市區首位。
(四)多措并舉,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一是加強信用監管。2023年在全市范圍組織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任務132次,抽查市場主體3354戶;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232戶,農民專業合作社23戶,標記為經營異常狀態的個體戶5247戶;改正違法行為后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企業7戶,個體戶712戶,通過信用修復申請移出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企業3戶。二是加強公平競爭。持續加大市場價格執法監管力度,重點對涉及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食品、藥品、燃氣、物業服務收費、醫療服務收費等開展執法檢查,依法嚴厲查處不按規定執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不按規定明碼標價以及標價之外加價、價格欺詐、違規收費等違法行為。截至目前,共查處20宗價格違法行為,罰沒金額51010.8元,維護市場價格正常秩序。
五、堅持普法宣傳,全面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結合市場監管工作職能,將普法宣傳教育融入到日常監管工作中,穩步推進“誰執法誰普法”普法工作責任制。
(一)登記注冊工作中貫穿普法。通過登記服務大廳宣傳網上登記服務、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企業名稱登記改革等系列相關通告、辦事指引,確保企業準入規范、監管有序、退出暢通,為實現開辦企業全流程“一網通辦、一窗通取”服務模式打下基礎。
(二)消費維權工作中貫穿普法。加強消費維權調解工作,引導經營者和消費者自覺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矛盾糾紛,發動各廣大商戶自愿加入“放心消費承諾”和“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店”,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目前,我局共發動引導轄區內經營者參與“放心消費承諾單位”533戶,“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店”59戶,其中今年新申請“放心消費承諾單位”92家,“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店”34家。
(三)主題宣傳活動中貫穿普法。利用舉辦“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4·26知識產權日”“5·20世界計量日”“食品安全周”“全國安全用藥月”等主題宣傳活動,通過現場發放宣傳資料、講解典型維權案例、法律咨詢等方式,營造法治氛圍,凝聚法治力量。截至目前,我局共接受群眾咨詢730余人次、派發各類普法宣傳資料5000多份,處理投訴1780宗,舉報505宗,辦結率100%,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8.5萬元。
六、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
2023年,雖然我局的法治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
(一)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落實有待進一步優化。目前我局大多數都是通過文字記錄對行政執法啟動、調查取證、審核決定、送達執行、歸檔管理等行政執法整個過程進行全程記錄,記錄方式較為單一,需要進一步加強完善圖片記錄、規范音像記錄。
(二)行政執法的專業化和規范化有待進一步提升。由于市場監管工作涉及食品、藥械化、反不正當競爭、價格、知識產權保護、產品質量、特種設備、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各個方面,覆蓋面廣、工作量大,基層執法人員數量不足,專業化監管能力仍顯不足,與全面深入推進市場監管工作還有一定的差距。
(三)普法宣傳形式和效果不夠明顯有待進一步創新。創新普法形式、豐富普法載體、廣泛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制作群眾喜聞樂見短視頻普法宣傳的標準和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
七、下一年度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提升執法隊伍素質。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執法人員知識儲備,提高專業水平和法治素養,促進市場監管執法工作規范化、合法化。
(二)進一步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行政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減少辦事環節,加大企業幫扶力度,提升市場主體登記便利度和滿意度。
(三)進一步提升行政執法效能。強化行政執法監督,以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為抓手,提升行政執法規范水平,樹立市場監管執法為民、服務為民的良好形象。
(四)進一步提升普法宣傳力度。豐富普法宣傳內容,拓展普法宣傳平臺,增強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以案釋法、以案普法、以案學法等方式,圍繞市場監管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做好對社會公眾的普法。
特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