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關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今年以來,吳川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決策部署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法治政府建設與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工作相結合,深入推進依法行政,進一步做好簡政放權和優化政務服務。現將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提高站位,在學深悟透上下功夫
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充分發揮領學促學、示范帶頭作用,抓實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切實做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通過專家輔導、集中學習研討、“三會一課”、“干部在線教育”等方式,組織學習民法典等法律法規,示范帶動全局黨員干部全面學、及時學、跟進學。同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市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研究制定部署我局法治政府建設重點工作,組織干部職工集中學習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宣傳學習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和《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同時按照上級部署,結合我局實際,對當前在政務服務、疫情防控、鄉村振興、大數據應用等方面的整體態勢、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研判,積極采取各項措施,推動工作開展。通過持續認真開展學法活動,強化領導干部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遵紀守法的自覺性,有效提高了領導干部的法律素質和依法決策、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
(二)凝心聚力,在深入宣傳上下功夫
一是社會宣傳形式多樣。充分利用市人民政府網站、市政府網微信公眾號、南方號等新媒體,廣泛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等內容。圍繞重要節點、重大主題,協助有關單位開展網絡普法宣傳活動,擴大普法宣傳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法治建設的良好輿論氛圍。二是用好“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倡導全局干部職工群眾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進行個人自學,組織干部職工群眾參與“比學習”“曬成績”“亮積分”的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活動,實現黨員全覆蓋、群眾廣覆蓋,提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思想自學和行動自覺。
(三)轉變職能,在為群眾“減負增效”上下功夫
優化審批服務流程,進一步提高審批服務效能,做到“馬上辦”,減少企業和群眾現場辦理等候時間,簡易事項即來即辦即結;依托“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省事”和“粵商通”等辦事平臺,積極推進“網上辦”,全程網上辦理比例不斷提高,凡與企業生產經營、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審批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就近辦”,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延伸基層,對鎮(街)可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開展調研摸底,組織相關單位將37個事項在“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上將事項延伸至鎮(街)村(社區),為基層管理服務平臺提供信息化支撐。“一次辦”,審批服務部門主動跟進,一次告知、一站服務、限時辦結,推進企業開辦“一網通辦、一窗通取”專窗建設,推動實現為企業一次性發放紙質營業執照、印章、發票和稅控設備,實現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自助辦”,在政務大廳自助服務終端提供自助服務,通過調研摸底,我市現已激活47臺銀行政務一體自助服務終端機,2021年11月中旬完成全市各鎮行政村合計143臺政務服務自助機的投放工作,實現“粵智助”政務服務自助機在我市行政村全覆蓋,基層群眾只需刷身份證,就能輕松在家門口自助完成多項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金融服務事項的辦理,就近即辦、一機通辦。
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我局推進法治建設工作進展良好,但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法治建設宣傳教育效果需進一步提升,學法用法積極性和創新性不足;二是“數字政府”建設和政務服務工作缺乏強有力的抓手。原因主要是:個別同志法治意識淡薄,學法用法的自覺性不夠,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與政務服務和“互聯網+大數據”工作結合得不夠緊密。
三、2021年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依法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我局通過召開黨組班子會議和中心組學習會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中央依法治國委會議精神,貫徹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自覺接受黨對法治政府的領導,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局領導班子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各股室按照部署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全面推進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認真貫徹關于依法行政工作的文件精神,加大法治宣傳教育力度,全面推進我局依法治理工作。
(二)推行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情況
1.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為確保我局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深入學習并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對重大決策、重大事項安排、重大問題實行民主科學決策,對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重大行政審批和行政處罰等重要事項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召開會議進行集體研究決定,并形成會議紀要,會議記錄等。
2.合法性審查。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項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確保我局決策合法性,要求全局領導干部必須按照制度要求辦事。局依照規定開展行政決策的合法性審查工作,重大行政決策均征求法律顧問意見并經市司法局審查。2021年無因行政決策不當或程序不完善引發重大群體性事件。
3.提高風險評估質量。我局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決策事項,及時組織法律顧問、專業機構進行論證,逐步實行信息和論證意見公開,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
4.堅持集體討論決定。重大行政決策經黨組會議或者全體會議討論,由主要負責人在集體討論基礎上作出決定。主要負責人擬作出的決定與會議組成人員多數人的意見不一致的,在會上說明理由。集體討論情況和決定如實記錄、完整存檔。
四、2022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安排
我局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進程,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黨員干部法治學習培訓,建立完善領導干部和機關工作人員學法制度。按照要求開展好專題法治學習、法治講座等工作,加強法治教育培訓,不斷提高黨員干部整體法律素質。把干部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情況,是否具備法治觀念、掌握與履行職責有關的法律知識和依法辦事的能力,作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據,不斷提升全局黨員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二)加強法制教育宣傳,營造濃厚法制氛圍。做好“七五”普法總結、“八五”普法啟動工作,充分利用市人民政府網、政府網微信、微博,南方號等各種形式、各種渠道廣泛宣傳國家法律法規,結合法律宣傳重要節點,開展多形式的法制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全局干部法律素質,為建設法治政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三)強化依法行政決策。不斷強化程序意識,嚴格落實行政決策制度、重大事項集體討論決策等制度,堅持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進一步完善法律顧問制度,圍繞建設法治政府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貫穿于行政決策全過程,形成以事前防范法律風險、事中嚴格依法辦事、事后落實法律責任的政府法律事務運行機制,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在推動優化政務服務、大數據資源配置、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發展中的參謀助手作用,對重大工程、重大經濟項目、重大投資等開展法律風險評估與合法性、可行性論證,防止和減少政府在履行經濟社會管理職能中的決策風險。
(四)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貫徹落實好關于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防止損害政府公信力的行為,切實增強我局建設政務誠信責任感,大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依托“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省事”、“粵商通”等便民利企平臺建設,進一步規范審批環節,實現政務服務“網上辦”“掌上辦”“零跑動”。深化“簡政放權”改革,最大幅度推動“極簡審批”,充分激發社會和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