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市塘尾街道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
2020年,塘尾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法治政府建設目標,圍繞塘尾街道工作實際,努力提高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
一是認真組織街道全體黨員干部收看黨的十九大專題報告,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作的工作報告。二是認真制定專題學習專題研討計劃。結合街道和社區實際,建立黨員定期學習制度,認真落實各社區每周一集中學習日制度,詳細制定了黨員干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計劃。
二、加強組織領導,全面推進陽光政務建設
為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全民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觀念,促進我街道各項事業的依法管理,維護社會穩定,依法治街領導小組成員在年初時就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健全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運行機制。首先,從政府到各居委會都建立健全了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健全了普法工作學習制度、檢查制度、培訓制度、考試制度等。其次,建立近期與長遠相結合的目標機制,分級制定了普法計劃,切實解決各社區依法治理工作中的問題,強化社區依法治理工作的考核,不斷推進行政工作的開展。最后,強化實效,扎實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功能。加強政務網站管理,保持政務信息內容發布和更新,充分發揮本街道政務信息公開平臺作用,加強協調聯動,對政府重要會議、重要活動、便民政策等依法可以對外公開信息,及時積極主動對外公開,努力提高政府辦公透明度,全力打造“陽光政務”。
三、大力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今年以來,我街道切實推進街道、社區綜治中心(工作站點)實體化、規范化建設,推進街道“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建設使用,全街道劃分45個網格,基本實現每月活躍度達到100%,建立完善網格化服務管理系統等方面工作,不斷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各網格能妥善處理網格內各類事項,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2020年,我街道我街道45個網格保持每月活躍度達到100%,錄入網格事件6254宗,自今年6月以來,我街道網格錄入完成率都達到100%。
四、全面提升防范化解管控風險能力
一是落實矛盾糾紛排查制度。街道黨工委每月召開全街道矛盾糾紛排查工作會議,要求各社區通過綜治月報表上報轄區矛盾糾紛排查情況。二是開展領導接待日制度。每月15日,為吳川市掛點領導接訪日,吳川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潘冬云到我街道開展接訪活動,我街道黨工委書記王華炎、分管政法副書記冼華河在街道綜治辦協助處理群眾信訪案件。三是信訪矛盾糾紛調解、非正常上訪人員穩控包案制度。對一些比較突出的矛盾糾紛和非訪人員,特別是涉軍人員等,落實領導包案制,著手解決處理。四是信訪矛盾情勢分析評估制度。街道黨工委堅持每月特別是在今年“1.14省兩會”、“ 5.21全國兩會”等重大敏感工作期間,對全街道信訪矛盾情勢進行分析評估,對可能發生的群訪、非訪苗頭提早預防,安排人力,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五是截至目前,今年我街道組織排查矛盾糾紛32次,調處矛盾糾紛25宗,成功化解矛盾糾紛25宗,化解成功率100%。整治治安亂點及其他突出社會問題12次。網上信訪13宗,辦結13宗,辦結率100%。12345熱線投訴151宗,辦結145宗,辦結率96%。矛盾糾紛主要涉及宅基地糾紛、村界糾紛、選舉矛盾、環境污染等問題。
五、深化多層次多形式的法治創建活動
一是做好“七五”普法工作宣傳。我街道在普法宣傳月活動中,在市場、學校周邊等人員聚集較多的地方和重要活動期間展開送法律、送政策下鄉、司法普法宣傳和對群眾法律指導等活動。每月定期展開1次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司法普法宣傳。定期開展法律知識講座,加強干部法律知識培訓。二是在掃黑除惡、“三項測評”、平安建設和禁毒等工作宣傳。今年我街道在宣傳月、重大節假日、敏感日等時間節點,開展專題宣傳活動14場,發放多種宣傳單張1.5萬余份,懸掛橫幅180余條、制作宣傳牌15塊,設立固定宣傳專欄27個,LED電子熒屏6個,發動志愿服務隊約100人/次、街道及社區干部約900人/次,出動巡游車輛14臺/次。
六、規范基層民主發展,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加強社區、居民小組群眾自治組織建設,選優配強小組干部,凝聚力、戰斗力、服務能力得到增強。健全完善基層民主決策、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各項制度,法定重大事項提交到居民代表會議決定,讓群眾參與村務的決策。以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為藍本,實行民主理財、民主管理,做到村務公開內容具體化、形式標準化、程序規范化。在換屆選舉中嚴格依法依規,從未出現干擾、破壞依法選舉現象。積極開展了創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平安社區”等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活動,帶動依法治街活動的深入開展。構建出黨工委領導、辦事處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構建出以基層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村級治理體系。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通過駐點律師的幫助,居民群眾不出村(社區)即可享受到基本法律服務,困難群體能夠及時得到法律援助,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將逐步形成。
七、不足之處
雖然我街道在推進法治街道建設方面不遺余力地工作,但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在:少數干部職工法治意識還有所欠缺,法律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雖然普法效果顯著,但是還有一定提升空間;普法途徑雖已多種多樣,但還有待于進一步拓寬等等。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在于進一步加大法律法規的普及宣傳、教育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公務員法律素質和依法行政能力,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法治政府工作。
今后,我街道將在上級相關部門的領導下,繼續深入推進法治街道建設工作,實現法治街道建設階段性工作目標;繼續深入開展依法行政宣傳教育活動、全面提升行政服務水平;切實加大普法力度,為塘尾轄區創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
吳川市塘尾街道辦事處
2020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