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市梅菉街道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街道在吳川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批示精神,緊緊圍繞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按照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體要求,圍繞中心,穩步推進法治政府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為梅菉經濟社會及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進展。現就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全力以赴打好新冠病毒阻擊戰。我街道堅決落實黨的領導,依法有效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舉措,人防+技防”相結合,做好國內重點地區社區觀察工作,暢通信息溝通渠道,提前與相關居委會進行對接。一是成立疫情防控領導機構。街道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三人組排查小組,全面加強對防控工作的領導,以基層網格為單位,對重點人群進行常態化排查。二是加強排查檢測。按照上級防疫指揮部要求落實“三個一律”防控措施,對疫情防控重點人員進行排查,實行集中健康觀察。截止到目前,共排查到疫情防控重點人員805人,實行集中健康觀察64人,無確診病例及疑似病例。三是加強對聚集性活動和聚集場所管理。街道認真做好群防群控,加強對娛樂場所巡查,加強對集貿市場以及聚集場所監管。四是積極做好復工復產復學保障。積極對接企業復工需求,了解企業復工復產需求。提前走訪聯系學校,對轄區范圍內的中小學,提前聯系、提前走訪,對有物資缺口的學校配送防疫物資,為有序復學復課提供保障。
(二)推進全面依法治理,認真落實法治建設主體責任。
我街道始終把法治政府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高站位謀劃、高規格部署、高標準保障、高要求壓責。一是落實第一責任人職責。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將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擺在全局重要位置,為進一步加強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堅持“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強化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二是科學謀劃整體工作。為使法治建設工作有序開展并落到實處,我街道制定了《吳川市梅菉街道辦法治建設工作計劃》,《計劃》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基本要求,方法步驟,組織領導等方面的內容,細化了工作內容,為全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定目標、劃重點、定措施、明責任。三是落實法治政府建設考核制度。結合街道辦日常工作,將普法教育作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任務來抓,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總結。結合建立法治建設工作責任制,將建設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考核。
(三)全面落實依法決策,著力推進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一是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度,明確決策主體、事項范圍、法定程序、法律職責,規范決策流程,嚴格遵守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的法定程序。建立健全黨內情況通報制度、情況反映制度,增強公眾參與和專家論證的比重,對于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民生事項,依法組織聽證、依法科學民主決策。二是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為強化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提升我街道依法行政能力,依托現有街道法律顧問,以“一村(居)一法律顧問”為抓手,組成法律顧問團。由法律顧問團協助政府處理各類涉法事務,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在重大行政決策、重大矛盾糾紛調處等都先征詢法律顧問團意見,提高了依法行政和規范執法公信力,防范決策風險,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促進法治政府建設目標加快實現。三是加強行政執法保障。按規范化、專業化要求,成立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配強基層執法人員力量,并組織執法人員參加行政執法考試,均取得良好的成績順利通過了考試。同時嚴格落實行政執法相關制度,制定行政執法范圍和清單,落實行政執法目標責任,確保合法執法行政執法部門在作出行政執法決定前均要進行合法性審核,并把執法全過程進行詳細記錄,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提高公信力,確保滿意度。四是加強監督制約。在行政執法監督管理中,我們把人大監督和群眾監督有機的結合起來,按照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要求,堅持“便民、利民、為民”的原則,認真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維護社會穩定。
(四)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嚴格推進安全生產法治建設。2020年街道應急辦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通過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隱患排查整治、夯實安全基礎建設、強化宣傳教育培訓等方式,狠抓安全生產工作,轄區全年安全生產態勢平穩。一是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實行“雙主任”制度。組織各社區、有關單位與街道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安全責任。二是檢查整治安全隱患。今年以來,開展企業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328家次,出動檢查人員616人次,檢查企業175家,排查隱患123項,全部整改完成,形成閉環。三是大力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今年來共開展消防安全事故隱患排查240家次,出動檢查人員451人次,檢查三小場所、出租屋共計200家,排查隱患182項,全部整改完成,形成閉環。四是加強普法安全宣傳教育。街道認真開展普法安全宣傳教育,著力提升全民安全生產意識。2020年我街道開展普法安全業務培訓1次、普法安全生產知識“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活動余場50次。
(五)優化政務服務功能,持續提升行政便民服務水平
一是實行“一站式”服務模式。優化政務大廳窗口設置,推行“一站式”綜合受理模式。在街道政務大廳設立7個綜合性服務窗口,全面推行“一站式”業務辦理、現實辦理、規范辦理、透明辦理,提高行政效能,激發社會活力。二是完善政務公開機制。梅菉街道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明確我街道信息發布、審查、協調、調整等相關制度,落實專人負責政務公開工作,按時公示公開應公開信息及公開信息內容,確保政務公開工作落實到位。三是認真落實主動公開。嚴格執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各項規定,著力做好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工作。通過街道政府門戶網站及時公開各類政府信息,今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共56件,有效保障群眾知情權。
(六)多措并舉推進普法,營造全民參與濃厚法治氛圍。一是加強對干部職工法治教育。我街道制定了干部職工年度學法計劃,采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的方法,組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國家基本法律法規,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集中參加2020年度學法考試,開展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守法工作,保證學法考試率達到100%,增強干部職工的法律素質,提升了依法辦事、依法行政的能力。二是加強對群眾的法治宣傳教育。以全民普法教育為主線,建立普法責任清單,推動落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結合“七五”普法規劃,邀請法律顧問開展《民法典》、掃黑除惡知識、禁毒知識等專題講座30余場,全面推進“送法進企業、進校園、進鄉村”活動,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干部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2020年共組織業余文藝宣傳晚會 1場次、出動宣傳車 56多輛次,設置宣傳專欄 166個,張掛宣傳橫幅 358多幅,向街道群眾發放宣傳資料6萬余份,短信1400余條,發動人數2800余人次,覆蓋人數15萬人,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七)健全多元化解機制,全力推進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一是加強隊伍建設與業務指導。成立人民調解員隊伍,積極參與上級機關開展人民調解業務培訓會議,總結交流經驗,切實提高街道人民調解員的業務能力。二是抓實矛盾排查化解。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構建“政府+社區+網格”的社會治理模式,積極發揮網格員組織調解、社區跟進調解、街道協助調解的“三級聯調”作用,積極將矛盾化解在基層。今年以來,全街道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50件,已辦結48件,調處率100%;收到群眾網上投訴建議類信訪件100件,辦結率100%,調處率100%。
二、存在問題和不足
今年以來,在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和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方面,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法治政府建設觀念有待進一步加強。個別部門對學習貫徹法治政府建設各項規定重視程度不夠,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認識不足。二是依法行政工作力量配備、工作保障還不夠到位;三是重大行政決策制度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依法履職盡責。一是根據上級相關要求優化并公開行政審批流程,壓縮并明確行政審批時限,提高行政審批效率。二是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并實行動態管理。嚴格執行有關規定,根據法律法規規章和各部門職責變化情況,對權責清單實行動態管理。三是在法治的指導下加強和改進政府公共服務,強化公共服務意識,擴大公共服務覆蓋范圍,提升服務水平和行政效能,創新政府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四是在法治的引航下創新社會治理。加強社會治理規范性文件、體制機制、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提高社會治理科學化和法治化水平。
(二)加強規范監督。一是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做好行政規范性文件審核、備案、清理工作。二是建立規范性文件清理長效機制。三是加強行政執法監督,開展年度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和重大行政處罰備案審查,糾正違法和不當的行政行為。
(三)科學民主決策。一是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把調查研究、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序。二是加強合法性審查,健全審查時限、審查標準、審查程序等機制。三是進一步完善法律顧問工作機制,實現法律顧問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四)公正文明執法。一是建立健全行政執法體制。進一步健全行政執法體制,繼續在商圈經營、文化旅游、市容環境、安全生產等領域推行依法行政。二是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確保執法工作全程留痕,有據可查。三是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建立健全行政執法違法和錯案責任追究制度。
(五)推進司法為民。一是進一步加強矛盾糾紛調處,實現“小調解”維護“大穩定”;二是積極開展普法教育,實現“小宣傳”促進“大和諧”;三是認真開展法律服務,實現“小平臺”激發“大作用”;四是嚴格落實社矯安幫,實現“小服務”推進“大管理”。
吳川市梅菉街道辦事處
2020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