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吳川加快“廣東省健康市”建設步伐
“平時我們一家經常來公園里散步鍛煉,這里把科普宣傳和娛樂結合在一起,感覺很有趣。”冬日上午,在吳川市江心島健康主題公園“身材挑戰門”旁,前來健身的市民李先生說道。
健康公園、健康社區、健康機關、健康學校、健康促進醫院……近年來,吳川加快建設“廣東省健康市”的步伐,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創新健康教育方式,擴大健康教育覆蓋面,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打造健康公園 推動全民參與健身
走進江心島健康主題公園,映入眼簾的是“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造型牌,讓來者感受到公園倡導的健康理念。
江心島健康主題公園建有足球場、籃球場、游泳館、游樂場及“吳川民間雕塑園”等設施,主動融入健康元素,成為集“文化、生態、濱水、運動、休閑”于一體的魅力生態公園。
在綠樹成蔭的健康步道上漫步,在健身器材區域活動身體,在開闊場地打拳做操……每天都有市民群眾在江心島健康主題公園進行健身鍛煉,享受休閑時光。
公園里長達1千米的健康步道,受到許多市民游客的歡迎。健康步道方向標有起點和終點,沿道分別隔50米、100米、200米等距離,設置健康知識標識牌及溫馨的健康提示,讓居民群眾運動的同時充分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知識,引導市民養成“日行一萬步、吃動二平衡、健康一輩子”健康行為。
據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健康步道投用以來,參與慢步的市民增加了很多,一邊走一邊議論著消耗了不少卡路里,其樂融融,健康步道成了公園另一道亮麗風景。
為推進健康吳川建設,公園精心規劃健身區域,配備適合不同年齡人群使用的健身設施,為市民打造便捷健身空間。同時,公園內還建有江心島體育中心體育場,因地制宜開展多項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更好滿足廣大民眾多元化健身需求。
在體育中心體育場外墻處,公園別出心裁打造一條健康知識宣傳長廊延伸至健康科普長廊,共設置健康知識宣傳專欄12個,針對季節性流行性傳染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健康知識進行全面宣傳,并在足球場門口小廣場處設置電子宣傳屏幕,每天滾動播放健康教育知識宣傳內容,推動市民群眾逐步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此外,園內還設置1家健康小屋,配有血壓計、血糖檢測儀、電子秤等檢測設備及常見藥物,定期安排一到兩名醫務工作志愿者,到健康小屋為群眾開展各類健康檢測。
建設健康社區 科普宣傳健康知識
鋪設地磚、墻體彩繪,近期,梅嶺社區坡西街一派熱火朝天。這里正在進行的是吳川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梅嶺社區(坡心嶺)綜合提升工程,完工后,飄色繪畫上墻將為街道增加趣味性和活潑性,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來參觀。
梅嶺社區位于吳川市城區中心,常住人口八千多人。梅嶺社區是湛江市特色文化村,社區民間藝術有著豐厚的群眾基礎,歷史悠久,形式多樣。
依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飄色)”傳承基地,梅嶺社區將居民健康素養66條等健康科普宣傳巧妙地植入“非遺”宣傳中,從禁煙宣傳標識、垃圾箱裝飾設計到宣傳標語的點綴等,讓市民打卡欣賞“非遺”文化的同時,潛移默化接受健康科普宣傳。
梅嶺社區黨委委員梁銀翠介紹,社區把非遺傳承和健康促進工作相結合,一方面,到社區參加飄色訓練的兒童能夠有效鍛煉身體,另一方面,兒童和家長在訓練基地,也能了解到更多健康知識。
今年,梅嶺社區還投入資金140多萬元,成立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面積750平方米。服務中心將社區養老服務、居家養老服務與便民服務聯動起來,為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區活動、健康科普及日托養老服務。中心掛有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知識圖解、圖讀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等宣傳單,擺放有居民健康膳食寶塔、宣傳科普小冊子和康樂設施等,將健康科普宣傳和鍛煉身體融為一體,讓老年人來此活動時接受更多的健康知識,進一步增加老年人福祉。
“吳川市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周末經常到中心舉辦義診服務和健康講座,送醫送藥送健康,很受居民好評。”梁銀翠說。
智慧慢病管理 實現閉環健康教育管理
吳川市人民醫院是吳川市唯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該院成立了由主要領導牽頭的健康促進領導小組,明確了職責分工,全面啟動創建健康促進醫院的各項工作。
2020年10月,吳川市人民醫院啟動了“縣域慢病管理健康教育項目”,構建全流程智慧慢病信息化平臺,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為慢性病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后咨詢服務和管理,以實現對慢性病患者全病程的閉環健康教育管理。
吳川市人民醫院與醫共體60個成員單位簽訂了慢病管理目標責任書,構建以疾病預防和健康服務為主導的“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平臺,村衛生室為陣地”三級聯動健康促進框架,廣泛傳播慢病健康教育知識,把健康干預、健康教育融入社區居民生活中。
吳川市醫共體慢病管理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馬彩珍介紹,醫院充分應用隨診慢病管理APP和患者微信掃碼一鍵關聯后,可自動實現患者的分組管理,通過信息化系統集束化發送國家健康教育中心發行的健康教育處方,同時根據住院患者病情、檢驗結果指標、相關預警信息,為患者制定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并推送。
此外,在試點分院和村衛生室,通過物聯網設備“篩查包”、慢病隨訪包、隨診慢病平臺,醫護人員可以為轄區內居民高效便捷地建立慢病檔案并進行慢病篩查,將結果同步至慢病管理中心,對高危風險的患者進行隨訪和向上轉診,同時開展“健康教育、慢病健康管理、上下轉診”等一系列保障服務活動。
截至今年11月初,該項目在管慢病患者71434人,較實施前40393人,增長76.84%,健康教育覆蓋率達到100%。去年8月,吳川市人民醫院通過國家慢病管理工作組審核認證,正式成為全國“縣域慢病管理中心”單位,是廣東省首家通過認證的醫院。
(轉載自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