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少女,日韩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完整版,亚洲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首頁 > 部門導航 > 市政府部門 > 吳川市司法局 > 工作動態

最新!未成年人游戲消費,這些情形監護人要擔責

時間:2024-06-05 16:18:28 來源:廣東普法
【 打印 】

游戲行業

首個完整的消費管理規劃來了

5月28日

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

《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服務消費管理要求

(征求意見稿)》團體標準

圖片

針對未成年人玩游戲涉及退費的問題,該“團體標準”提到,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監護人等過錯方應當根據各自過錯情況分別承擔相應的責任。其中涉及“未充分履行監護責任”“幫助未成年人繞過防沉迷限制”“重復出現多次或多種過錯行為,或存在其他嚴重情節”三種情形時,監護人可能承擔30%-100%的責任。

圖片

1

廠商應在充值金額、投訴與退費上

建立管理機制

“團體標準”提到,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應建立未成年人消費管理的相關機制,包括流程管理機制、金額管理機制、提示管理機制、投訴與退費處置管理機制等。

“流程管理”一節明確,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針對消費者的充值及消費等信息記錄應保存不少于180天;不應向未成年人提供與其民事行為能力不符的付費產品和服務;應以醒目便捷的方式為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提供消費管理功能;應探索預防未成年人繞過消費限制的合理技術手段。

“消費金額管理”一節提到,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提供的付費產品與服務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中關于消費上限的規定,合理限制未成年人單次消費數額和單月累計消費數額。

在具體消費限額上,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不應向未滿8周歲的用戶提供付費服務;針對8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用戶,同一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所提供的游戲付費服務,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人民幣;針對16周歲以上未滿18周歲的用戶,同一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所提供的游戲付費服務,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10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400元人民幣。

2

明確監護人責任

3種情況下需負責

除了約束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未成年玩家、監護人的責任也被提及。

一般而言,監護人身份出現時已經到了消費退費階段??梢钥吹?,“團體標準”正是針對這一階段對未成年人監護人和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進行責任界定。

對于“過錯”的界定,“團體標準”也給出了相應參考場景以及建議責任比例。其中,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未接入實名認證系統,或未落實充值限額要求,導致未成年人超額充值的,將承擔100%責任。

對于監護人方面的過錯認定,“團體標準”認為在以下三種情況下監護人需負30%-100%的責任。

一是監護人幫助未成年人繞過防沉迷限制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監護人提供本人或其他成年人的身份信息用于實名認證、提供已完成實名認證的本人或其他成年人的賬號、幫助未成年人通過人臉識別等身份核驗機制。

二是監護人未充分履行監護人責任等過錯情形,包括但不限于:監護人明知或應知未成年人存在繞過防沉迷限制而未采取有效監護措施,導致未成年人超額充值的,如未成年人使用爺爺奶奶等近親屬或其他成年人身份信息用于實名認證、未成年人通過網絡租售平臺租賃或購買游戲賬號、未成年人與其他成年人共享游戲賬號等;監護人未妥善管理本人銀行卡、支付賬戶、支付密碼等信息的。

在以上兩種情形下,建議監護人按照過錯承擔30%-70%的責任。

若是重復出現多次或多種過錯行為,或存在其他嚴重情節,如故意幫助繞過人臉識別等核驗手段、因同一未成年人重復消費或同一家庭多個未成年人消費而多次申請退款、長時間怠于履行監護責任和注意義務(如所涉消費距申請時長超過一年等)等情況,監護人可能需要承擔全部(100%)責任。

3

鞏固防沉迷成果

讓退費糾紛“有章可循”

中國互聯網協會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與發展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黃澄清表示,前些年,我國網絡游戲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未成年人沉迷問題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從此前的媒體報道和相關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接到的投訴以及司法機關干預的糾紛、訴訟來看,兩方面的原因導致了未成年人沉迷:一是存在個別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對推動網絡游戲防沉迷工作心存僥幸、搞變通的問題;二是大量監護人對個人身份信息保管不善,甚至主動為未成年人提供成年人身份信息等破壞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的情況。

最終,這些問題都把矛盾集中在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消費管理上,在消費管理中以“退費”最為突出,而目前網絡游戲缺少統一的退費標準。圍繞是否退費、退費多少、責任歸屬等問題,各主體意見不一,導致矛盾升級、激化的情況時有發生。為了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鞏固防沉迷成果,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的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消費管理的規范,因此該“團體標準”應運而生。

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姚志偉認為,該“團體標準”在此前相關立法及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的基礎上立足行業實踐,進一步明確了未成年人退費申請的材料要求、處置流程、判斷標準及責任分配,提供了符合實際的處理指引,具備多重積極意義。

“首先,該標準的推出,為未成年人及家長主張權益提供了規范路徑,為企業響應退費訴求提供了處置模板,使企業在面對退費糾紛時‘有章可循’,處理更為規范化、合理化,有利于切實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其次,該標準為司法實踐中的多個問題提供了行業建議,并能使審判人員全面了解退費糾紛的多維度視角,對此類案件的審判具備相當的參考意義;再次,處理流程的規范化、統一化,也有助于糾紛各方對糾紛處置結果具備一定預期,能夠減少各方在協商過程中的爭議,從而消弭分歧,形成訴源治理的良好效果?!?/p>

圖片

對此,你怎么看?

文章來源:廣東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