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貫通!這里的公交開到了家門口……
近日,在中山市,371路公交線路優化完成,370路公交線路全新開通。阜沙鎮羅松村、牛角村、上南村等地村民在家門口抬腳便可坐上公交車,享受便利的公交服務。
2024年,中山市深入推進公交“村村貫通”工程,在全市建制村公交全覆蓋基礎上,重點對接未覆蓋公交服務的自然村,通過增設公交站點、優化線網布局等措施,將公交服務延伸至村端末梢。目前,中山市公交服務覆蓋903個自然村,覆蓋率達95.56%,位居廣東省前列。
中山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計劃今年新增10個自然村通公交,全市升級改造公交簡易站牌1800余個,通過線路延伸、班次繞行增加站點及新增線路等方式,進一步提升自然村公交覆蓋率。
全市鎮街一次換乘即達深圳
自2004年起,中山市交通運輸局循序漸進優化“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確保公交服務覆蓋全市15個鎮、8個街道、150個建制村、138個社區以及861個自然村。如今,便利的公交服務幾乎實現“村村貫通”,為中山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提供扎實的交通運輸保障。
在此基礎上,2024年,中山進一步提升鎮村公交服務水平,通過線路延伸、增加中途站點、調整站點位置等方式,新增42個自然村覆蓋公交服務;新開通元旦徒步、翠亨環島馬拉松、2024全國“村BA”廣東省賽等大型活動公交接駁專線,將082、037、307、612線路由常規公交發車模式調整為響應發車模式,新增健康專線1條、助工專線8條、定制公交專線18條、文旅專線3條,農村群眾出行更加便捷,享受服務更加多元。
2024年6月30日,“超級工程”深中通道開通,為中山帶來更多客流。中山交通運輸部門持續完善鎮村交通基礎設施,在兩大深中跨市公交樞紐站配套接駁線路。其中,博覽中心公交樞紐配套21條公交接駁線,覆蓋全市所有鎮街,中山國際人才港配套5條公交接駁線,覆蓋5個鎮街,實現全市各鎮街市民一次換乘即達深圳。
“公交+響應發車”隨需而至
在新增線路、提升線路適配度的同時,中山還注重提升乘客的乘車體驗,實現自然村公交服務從“行有所乘”向“行有優乘”轉變。
在南頭鎮,“互聯網+公交”服務模式將傳統公交與網約拼車相結合,線路無固定站點、無固定發車時間,乘客可通過中山公交集團微信公眾號、“車來了”App等平臺,預約營運范圍內任意兩個公交站點的出行服務,公交車駕駛員根據訂單靈活響應發車,實現“點對點”出行。
南頭鎮也成為中山市首個實現“響應發車”運營模式全覆蓋的鎮,試點實施的“走進屋村園區、直通小區、直達樓下”的隨需而至公交服務備受群眾歡迎,并逐步擴展至翠亨新區馬鞍島、火炬開發區等區域。
與此同時,中山全力推進各鎮街公交候車亭新建改建工作,實現全市公交候車亭樣式統一、規范管理;全面開展主城區公交設施優化提升行動,升級改造簡易公交站牌,建設智能電子站牌,全面提升公交形象和市民乘車體驗。2024年,中山鎮村新建、改擴建涉村公交候車亭197座、簡易站牌66個。
未來,中山將繼續深化“互聯網+公交”服務模式,進一步推廣“響應發車”公交服務模式應用于“村村貫通”公交項目,豐富“公交+園區”“公交+校園”“公交+就醫”等“公交+N”服務模式,發揮公交引流、暢通交通紐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