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鐵站實現飛機自由?廣東?海南僅需35分鐘
在廣東打個“飛的”過海南,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今年1月,中國通號參與建設的湛江西至海口站“空鐵聯運”首飛儀式在湛江舉行,標志著湛江西站與海口站實現直升機跨海接駁,讓打個“飛的”過海成為可能。
在過去,湛江至海口旅客運輸主要采用汽車+輪渡、火車+輪渡兩種方式,通行時間超4小時,如今眼前這架直升機通過低空運輸的方式,將兩地的時空距離縮短到僅35分鐘左右。
藍天之上,萬億藍海,低空飛行到底有何魅力?帶你第一視角親身體驗35分鐘跨越瓊州海峽湛江西至海口站低空航線全過程:
5分鐘跨越瓊州海峽 通航全程不到30分鐘
2月13日下午,從湛江西站進入站內大廳,跟隨工作人員來到商務候機室,在這里,乘機旅客要完成安全須知的視頻觀看和個人及隨行行李的稱重,總重不超過220公斤方可登機。
臨近登機時間,跟隨工作人員步行至站前廣場,H-135直升機從湛江西站上空掠過,隨后在站前廣場緩緩降落。在過去,沒人能想象得到,高鐵站能等來一架飛機。
將個人行李放入直升機后備艙,并穿戴好救生衣后,即可開啟本次低空跨越瓊州海峽之旅。
14時14分,直升機從湛江西站騰空而起,并以600米的高度低空飛行。一路上,直升機從湛江灣東部海域上空快速掠過,一步一景,從高空中可以清晰地鳥瞰湛江濱海風光和徐聞“菠蘿的海”田園景色。
大約飛行16分鐘后,便抵達瓊州海峽上空,開始跨越瓊州海峽。經計算,這條以往最快需一個半小時水路運輸才能跨越的“水上天塹”,如今在低空運輸方式之下,僅需花費5分鐘。
歷經5分鐘的快速穿越,直升機窗外已經能看到海口市沿岸,并于5分鐘內實現在海口站的降落。
落地時間為14時40分左右,這不僅完成了35分鐘跨越湛江海口兩地,甚至低于標準的航行時長。
高鐵站實現飛機自由 空鐵聯手托起跨海“幸福感”
過去人們描述辦一件不可能的事,形同“在機場等一艘船”。如今,在湛江西站和海口站,人們卻能等來一架真正的飛機。
鐵路和低空飛行的跨界攜手,為海口市、湛江市兩地人民搭建起立體式交通運輸的綜合體驗,讓跨海的幸福感也得以“騰空而起”。
據通號低空公司湛江西至海口空鐵聯運項目負責人劉廣宇介紹,此次“低空+鐵路”項目實現了3個“新”——
空鐵跨海聯運新場景
首次打造“低空+鐵路”跨海聯運的新場景,為綜合交通發展開拓了新路徑,為旅客提供了更為高效、便捷的出行新選擇。
想體驗這一出行新方式的旅客可通過粵翔游小程序購票。
央地合作新典范
該項目的建設得到了海口市、湛江市兩地政府及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的大力支持,共同推動這一創新項目成功落地。實現了由不同領域的中央企業與湛江市國有企業共同建設運營,從票務、現場運營服務、場地租賃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樹立起了央地合作新典范。
運用低空經濟新技術
在項目中運用低空經濟新技術,部署了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統、微氣象監測預警系統。
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統為有人機、無人機在融合空域中的安全、高效飛行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在提高飛行安全性的基礎上,也為低空多元化應用場景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微氣象監測預警系統能夠實時精準監測低空航線的氣象動態,智能評估區域氣象風險等級,實現“精準監測、實時預警、科學評估、安全護航”的智能化保障目標,為低空飛行安全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保障。
“下一步,中國通號將結合項目實際部署6G無蜂窩低空通信系統、無人機感知與反制系統等設施,不斷優化系統功能,加強多元支撐,為瓊粵兩地低空經濟多元化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劉廣宇說。
從廣東打“飛的”過海南成為現實,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體驗一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