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少女,日韩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完整版,亚洲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首頁 > 部門導航 > 各鎮(街道) > 吳川市樟鋪鎮人民政府 > 工作動態

《廣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9月1日起正式施行,將為廣東帶來什么變化?

時間:2022-09-07 16:27:47 來源: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
【 打印 】

9月1日起,《廣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將有力地促進和保障廣東省在法治軌道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條例》于今年6月1日經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設總則、鄉村產業發展、鄉村人居環境提升、鄉村治理、城鄉融合發展、幫扶機制、保障措施、附則8章,共60條,可以說是涉及鄉村振興的方方面面。


用法律“硬約束”糧食安全


廣東既是經濟大省,也是農業大省,鄉村振興不能單靠“輸血”,關鍵是要“造血”,要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


為此,《條例》結合我省鄉村產業發展特色和優勢,在“鄉村產業發展”著墨最多,如明確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做強特色農業產業,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等。


當然,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底線,對于全國人口第一大省和糧食主銷區的廣東來說,保障糧食安全尤為重要。


圖片


近年來,廣東在這方面可謂是“鉚足了勁”。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8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早稻播種面積增加,單產略降,總產量520.09萬噸,糧食產量基本保持穩定。在全國有早稻生產的10省(區、市)中,廣東早稻面積、總產均列全國第三位


在上半年“龍舟水”和臺風等災害天氣疊加疫情影響的復雜形勢下,廣東糧食產量能夠基本保持穩定,不僅為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打下良好基礎,還彰顯了廣東堅定不移扛穩扛牢保障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的信心和決心


為保障糧食安全,《條例》更是明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這也是我省首次將各級政府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寫入我省地方性法規。“《條例》為廣東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了具體的法律制度和法治保障。”華南農業大學地方法制研究中心主任、廣東鄉村振興咨詢委員會委員陳亞平說。


在拎穩“米袋子”的同時,《條例》還明確,要保障肉菜果蔬等農產品有效供給,優化豐富“菜籃子”“果盤子”。“這些規定將有利于發揮我省各級地方政府重農抓糧、保障肉菜果蔬等農產品有效供給的積極性和調動農民種糧種菜與養殖的積極性,為完成我省糧食生產和保供的目標任務提供有力保障。”廣東省律師協會村(社區)與鄉村振興法律顧問工作委員秘書長、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鄉村振興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黃慶華說。


圖片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條例》對耕地撂荒整治作了相應的規定,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利用土地,不得棄耕撂荒。


針對《條例》的這些規定,省委農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落實落細;抓好黨政同責、撂荒耕地復耕復種、農資保供、全產業鏈建設、技術指導、防災減損等工作,確保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


將幫扶工作作為基礎性制度確立下來


隨著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新階段“三農”工作的歷史方位和戰略定位。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條例》把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當作一大重點,并專設一章將幫扶工作作為基礎性制度確立下來。


具體來看,《條例》保留并優化了我省農村扶貧開發的有效做法,還將我省創新實施的駐鎮幫鎮扶村制度納入其中予以明確,為廣東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大的制度支撐。


在《條例》施行過程中,廣東應如何做好駐鎮幫鎮扶村這項工作?陳亞平認為,應繼續做好創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體制機制,以更好發揮體制機制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的作用。


圖片


作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各類市場主體競相迸發強勁活力,這些市場主體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6·30”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就是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幫扶工作的重要平臺。今年是我省舉辦“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的第13年,共吸1000多家社會組織、近萬家企業、100多萬名志愿者、2000多萬名愛心人士共同參與,累計籌集社會資金420.8億元


為此,《條例》把這樣一個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幫扶工作的寶貴平臺確立下來,明確“本省在每年六月三十日組織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主題活動”


省委農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將從加強防止返貧監測、持續開展駐鎮幫鎮扶村、做大做強“6·30”品牌等方面發力。


由此可見,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廣東行穩致遠,久久為功,在全社會形成了“人人皆能為、人人皆愿為、人人皆可為”的良好社會氛圍。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實現共同富裕


鄉村振興對于農民來說,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是最直觀的感受之一。


因此,《條例》專列一章闡述人居環境提升,明確提出縣級以上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鄉鎮政府在村容村貌整體提升上的職責要求,重點抓好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治理三項工作,并且以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為抓手,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如果說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打造的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那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則讓更多百姓過上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向往的生活”。


《條例》明確,級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城鄉發展空間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城鄉教育、醫療共同體,統籌城鄉社會保障,促進農民就業創業,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陳亞平認為,《條例》對于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這些相關規定對廣東縮小城鄉差距、加快實現共同富裕起到基礎和促進作用,“通過融合,城鄉可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色,以達到共同發展,走向共同富裕。”


圖片


如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廣東省農村研究院副院長萬忠則認為,這就需要更加深入推動東翼、西翼、北部生態發展區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增強內生發展動力,不斷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等、靠、要”換不來共同富裕,唯有共同奮斗才能實現共同富裕。


鄉村振興任重道遠。廣東已錨定鄉村振興邁進全國第一方陣的工作目標,《條例》的出臺將有力地促進和保障我省在法治軌道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法律法規的生命力在于實施。”對于如何讓《條例》真正在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作用,陳亞平認為,要全面細化和有效落實《條例》的規定,各地市應結合本地鄉村振興的實際,細化《條例》的相關規定,出臺具有地方特色可操作的配套規定。還要全面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條例的精神和規定,納入各級政府考核和全民普法宣傳教育內容之中,使之成為我省全面推進和實施鄉村振興的制度規范,法律準繩和法治保障。


來源: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