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江街道以黨建引領驅動基層治理新實踐——打通森林防滅火“生命通道
在大山江街道東埇社區的連綿青山間,一條蜿蜒的林間道路宛如紅色紐帶,將三個自然村緊緊相連。這條凝結著黨組織為民情懷的森林消防通道,不僅解決了困擾群眾多年的出行困擾,更彰顯了大山江街道以黨建引領驅動基層治理的新實踐。
據悉,大山江街道東埇社區內存在面積約250畝的糾紛林地,此糾紛林地不僅使村民出行受限,更因缺乏消防通道對森林防滅火管控工作造成阻礙。2025年3月19日,該區域突發小型山火,因消防救援車輛無法抵近火場,導致消防隊員只能下車步行到現場撲救火災,在街道和社區干部的及時處置下,小型山火被撲滅,沒有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面對東埇社區250畝林地橫亙的“天塹”,大山江街道黨工委以“民生無小事”的政治自覺,將化解糾紛、貫通道路納入攻堅清單。2025年3月20日,大山江街道黨工委書記賴土生同志召開了“黨群議事協調會”,組織東埇社區兩委干部、村民小組干部及村民代表進行磋商,以“親鄰話家常“的方式架起溝通橋梁。在賴土生書記的溝通協調下,打消了東埇社區群眾的顧慮,社區內各村達成了一致意見,同意對該區域的林間小路進行平整和拓寬,最終實現“矛盾糾紛止于理,發展共識聚于心”。
在街道黨工委統籌下,2025年3月21日,東埇社區轄區道路拓寬工程開始動工,并于3月27日完成了施工。用時僅7天便完成道路拓寬,將林地內道路擴長至400米,拓寬至4.5米。東埇社區這條“黨群連心利民生”的森林消防通道,不僅讓三個自然村首次實現“車輪握手”,更將森林防火巡查時間縮短至15分鐘,應急救援響應時間縮短70%,讓森林防火巡查效率大大提升,筑牢了森林安全屏障。
大山江街道發揮出“街道統籌+村級協商”聯動機制的優勢,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更探索出“黨群連心利民生”的基層治理新路徑。如今,行走在這條林間的道路上,既有村民騎電動車載貨往來的煙火氣,也有森林防火宣傳車的巡邏軌跡,更有基層黨組織“為民辦實事”的生動注腳。大山江街道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實踐證明,只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就能將“糾紛路”變成“連心路”,讓“堵心林”化作“惠民林”,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書寫溫暖人心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