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計劃
2014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目標,以增強基層干部、公眾應急意識和提升應急能力為核心,以推動城鄉應急服務均等化為重點,以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為抓手,在“抓基層、打基礎”上下功夫,不斷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不斷創新應急管理理念,全面提升應急管理工作水平,為建設平安幸福吳川發揮應有的作用。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繼續完善應急管理體系
(一)強化應急預案管理。修訂印發《吳川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組織加強各級各類專項、部門應急預案修訂工作。著力推進各類應急預案桌面演練和“雙盲”演練,提高應急預案的演練率。通過演練完善相關預案,提高預案科學性和實戰性。
(二)完善應急管理體制。進一步落實市應急委、市政府應急辦對全市應急管理工作的督辦和管理職能,加快推進市應急委成員單位應急管理辦事機構建設,努力增強各級應急管理機構的權威性和協調性。充實市政府應急管理辦事機構力量,建立健全鎮(街)和部門應急管理辦事機構。
(三)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強化條塊結合、軍地協同、公眾參與的應急聯動機制,健全扁平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盡快與我市相鄰的廉江、坡頭、茂港、茂南等地建立應急管理區域合作機制,繼續深化與化州市應急管理合作。
二、提高突發事件預防預警水平
(一)完善突發事件風險隱患評估會商制度。分系統、分區域加密突發事件風險隱患評估會商,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專家咨詢制度,推動跨部門突發事件風險隱患評估會商。
(二)強化突發事件風險隱患排查和整改。健全突發事件風險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機制,采取明查暗訪等形式,加強突發事件風險隱患排查和整改。
(三)完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體系。依托市氣象局現有業務系統和氣象預報信息發布系統,加快推進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形成規范統一、覆蓋全市并與湛江市相互銜接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體系。
三、提升應急值守和突發事件信息報送水平
(一)規范應急值守工作。進一步完善我市相關值班工作制度。強化節假日期間應急值守工作,實行領導帶班制度。
(二)壯大基層信息員隊伍。采取更加有效措施,擴大基層信息員隊伍。加大基層信息員培訓力度,提升基層信息員綜合素質。
(三)提升突發事件信息獲取與報送能力。拓寬信息收集渠道,強化從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及時抓取突發事件信息能力。強化通報機制,全面提高突發事件信息報送的及時性和效用性。加強突發事件信息研判,拓寬突發事件信息服務范圍。
四、加強應急處置能力建設
(一)建立現場指揮官制度。參照省、湛江市的做法,制定《吳川市突發事件現場指揮官制度實施辦法》,規范現場指揮官職責。加強現場指揮官綜合培訓,全方位提高現場指揮官應急指揮能力。
(二)充分發揮應急管理專家作用。繼續暢通應急管理專家參與應急處置的渠道,全力提升應急處置科學化水平。定期邀請應急管理專家對應急處置過程進行綜合評估。
(三)提高應急救援水平。加強我市各類應急救援隊伍技能培訓和考核。加快建設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構建全覆蓋專業化綜合應急救援體系。
五、推進應急平臺建設
積極做好市應急平臺體系建設前期工作,盡快進入平臺建設招投標程序,力爭早日建成使用。全面加強“一網五庫”(即應急管理組織體系網,應急救援隊伍庫、應急物資儲備和避險場所庫、應急管理專家庫、應急預案庫和突發事件典型案例庫)數據收集工作,完善應急平臺體系數據庫建設,有效實現數據共享。年內實現我市與湛江應急平臺互聯互通,提高應急處置效率。
六、提升應急管理宣教培訓水平
(一)拓寬應急管理培訓途徑。加大應急管理培訓力度,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創新應急管理干部培訓形式。組織舉辦基層應急管理干部培訓班。加大應急救援隊伍和志愿者的培訓力度,全面提升應急救援隊伍及志愿者隊伍的綜合能力。
(二)創新應急知識宣講方式。不斷創新“百人百場”應急知識宣講方式,提升宣講效果。
七、加大應急管理保障力度
(一)加大應急管理資金投入。建立健全長效規范的應急保障資金投入和撥付、監管制度,不斷加大應急管理工作經費投入。
(二)加快應急避護場所建設。加快推進應急避護場所建設,完善應急避護場所管理制度。加大宣傳力度,推動公眾熟練使用應急避護場所。
(三)提高應急物資儲備力度。按照“分散物資集中化,集中物資分散化”的創新理念,著力構建全市應急物資儲備體系。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及公眾自行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有效實現應急物資儲備的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