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生奉獻報黨恩
——記全國老勞模、吳川市老干部協會會長麥亞勝
吳川市人民政府網訊 今年6月初,吳川市發現一例新冠肺炎無癥狀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工作牽動了全市人民的心。年逾八旬的全國建設系統老勞模、吳川市老干部協會會長麥亞勝在病中率先為吳川市疫情防控工作捐款3000元,表達了老黨員、老勞模生命不息奉獻不止的高尚品格。
麥亞勝是土生土長的吳川人,出生于上世紀30年代,孩提之年,父親被抓壯丁,母親被迫改嫁,只剩孤苦伶仃的他。1949年新中國成立,他獲得新生,從此積極工作、無私奉獻報答黨的恩情,先后當過兒童團長、民兵營長、治保主任和工程隊長,在吳川多個部門擔任領導職務,勞苦功高;他樂善好施,數十年如一日積極參與扶貧濟困、助學助醫,在吳川有口皆碑,“有事情找麥亞勝幫忙”、“有困難找麥亞勝”,成為眾多吳川人的口頭禪。
回眸麥老84載人生,他為吳川人民干了四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一是帶領吳川建筑大軍開拓特區建筑市場,為吳川筑牢“中國建筑裝飾之鄉”基礎。早在上世紀50年代,麥亞勝就承繼父業,組織起一支數十人的建筑隊伍走南闖北,為建筑工程添磚添瓦。改革開放后,他率先組建吳川縣建筑工程隊伍,親自帶領成千上萬農民工進軍深圳特區的建筑市場。隨后,他把“深圳模式”成功復制到珠海、廣州等城市及省外,使吳川在全國各地的建筑大軍達到20萬之眾,建筑業一舉成為吳川的支柱產業,為吳川日后成為“中國建筑裝飾之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為吳川城市建設嘔心瀝血,使吳川舊貌換新顏。1984年8月,時任吳川縣縣長許國雄慧眼識英才,把他從深圳調回來,任命為吳川縣城鄉建設辦公室主管全面工作的副主任。他走上城鄉建設工作領導崗位后,年年都有新作為、新貢獻,一項項“民心工程”,把吳川點綴得更加異彩紛呈。整治、拓寬市區解放路是他城鄉建設杰作之一。1984年,他成功完成沿路70多個攤檔,30多個商場,7個單位,17戶居民的搬遷工作;把近3000米長的解放路裁直拓寬至32米,每平方米路面僅投資11元,總共才花財政69萬元。1985年,他在整治解放路的火線中如愿成為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建水口渡大橋是他另一項杰作。他于1990年指揮數千建設大軍,歷時三年,在江面上建起了一座長503米、引橋長1300米的大橋,并在河東岸邊筑起了一條長3900米的防洪大堤。還疏通河道造地,打造成沿江住宅區,解決4000多戶居民的宅基地。整個水口渡建設工程,通過造地集資,再到高標準建好大橋,不花政府一分錢。時任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天親臨吳川調研時深受感動,親筆題寫“水口渡大橋”。
三是傳承發展吳川民間藝術,成功創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麥亞勝自小對吳川民間藝術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從改革開放初期起積極參與對民間藝術的挖掘、整理、創作、提高工作,使吳川民間藝術逐步形成鮮明的地方特色,“吳川三絕”的飄色、泥塑、花橋聞名海內外。作為吳川元宵民間歡樂節活動領導小組主要成員,不管是退休前還是退休后,他義無反顧地肩負起策劃、籌備、組織、指揮的重任,使吳川元宵民間藝術大巡游走進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吳川飄色節目多次受邀到香港、新加坡等地表演,成為華人最受歡迎的節目。2000年,梅菉街道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隨后,吳川飄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泥塑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00多萬吳川人民幾乎都知道:“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吳川取得的每一項榮譽,都與麥亞勝多年的努力密不可分。正如吳川民間藝術家協會主席凌生所說:“吳川的民間藝術得到傳承和發展,麥亞勝應該記頭等功。可以說,如果沒有麥亞勝,就沒有吳川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四是組建吳川市老干部協會,退而不休貢獻余熱。1999年,年逾花甲的麥亞勝從吳川市建委主任的崗位上退休,繼續發揮余熱,擔任吳川市關工委副主任、湛江市建筑協會副會長和湛江市園林協會副會長,以及吳川足球、舞蹈、游泳、武術、民間藝術、曲藝、橋牌等20多個社會團體組織的榮譽職務。2004年,他組建了粵西首個老干部扶貧濟困協會,開啟了慈善之旅。稍后該協會被更名為吳川市老干部協會。17年來,他帶領協會和各分會3000“五老”以協會為平臺繼續奉獻余熱,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公益活動:每年重陽節、春節慰問病困特困會員,累計達2960多人次,送上慰問金120多萬元;他積極參與建設新農村,組織發動老板捐資,共籌集建設新農村資金3900多萬元,新建農村硬底化水泥路120多公里,建設公園、文化樓等文化設施一批;積極支持建設教育強市,發動老板捐資助學,在全市建立教育基金會30多個,籌集獎教獎學資金800多萬元,修建學校3700多平方米。以他為代表的吳川退休干部,展示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2018年2月24日,《湛江日報》《關愛》版以《吳川老干部協會3000“五老”展示最美“夕陽紅”》為題,圖文并茂地報道了麥亞勝創建吳川老干部協會,帶領吳川退休干部奉獻余熱的業績。2019年3月18日,湛江日報以《吳川市老干部協會會長麥亞勝:一顆紅心永向黨》為題,大篇幅報道了麥亞勝“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的事跡。
年復一年,麥亞勝為吳川人民立下了卓越功勛,黨和人民也給了他至高的榮譽。1991年5月,吳川改革開放10件大事評選揭曉,麥亞勝立下汗馬功勞的占了3件,分別是綠化達標、建水口渡大橋和整治解放路人民路。1994年,他當選國家建設部勞動模范;1996年,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2009年初,改革開放30年感動吳川30人30事評選揭曉,麥亞勝以高票當選感動吳川30人;建水口渡大橋,麥亞勝是第一功臣,入選感動吳川30事。他的經歷被著名作家寫成長篇紀實《排頭兵的風采》《建設者之歌》,分別由花城出版社、銀河出版社出版發行;他的業績被載人《中華英模大典》《中華慈善大典》等大型叢書;近年,他被評為吳川市最美老干部、湛江市最美五老。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麥老心情激動地說:“是黨給予他新的生命和一切,他要用一生報答黨的恩情。”而畢生奉獻報黨恩,正是麥老84載人生的真實寫照。(黎勁風)
編輯:余春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