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六穩”“六保”工作力度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在疫情大考之下,湛江如何貫徹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的各項任務,做好脫貧攻堅“必答題”,答好疫情防控“加試題”,全面贏得大考,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黨中央、全省和全市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5月24日,全國人大代表、市長姜建軍接受媒體書面采訪,暢談湛江“答題”情況,表示將加大“六穩”“六保”工作力度,穩住經濟基本盤,堅決扛起“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使命擔當,主動融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湛江高質量發展。
推動交通、產業、城市、改革開放更高層次發展
當前,湛江正在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應如何以全國兩會精神為引領實現這個目標?
姜建軍表示,湛江將以全國兩會精神為引領,堅決扛起“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使命擔當,推動湛江交通、產業、城市、改革開放在更高層次、更高格局上發展,為全國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全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作出湛江努力、湛江貢獻。
姜建軍說,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湛江將堅持把提升與“雙區”的通達水平作為主攻方向,把強化與海南自貿區(港)和北部灣城市群交通連接作為重要支撐,加快構建以大港口、大交通、大航空為主骨架的陸海空現代化立體交通樞紐。在產業發展方面,將以寶鋼湛江鋼鐵基地、中科煉化一體化、巴斯夫(廣東)新型一體化、廉江新能源等4個投資超100億美元項目為抓手,加快打造全產業鏈的世界級現代臨港產業基地。在城市建設方面,加快建設高品質現代城市,鞏固提升區域性經濟中心、科教文衛中心、金融中心、商貿中心的地位,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在改革開放方面,將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新活力新優勢。
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軌道
今年,在疫情大考之下,湛江將如何穩住經濟基本盤,融入大灣區創新軌道并借著大灣區建設的“東風”實現自身更大發展?
姜建軍表示,湛江將保持戰略定力,加大“六穩”“六保”工作力度,在維護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基礎上矢志創新,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軌道。
姜建軍說,當前,我市著力做好援企穩崗工作,持續開展“百干幫百企”行動,實行“一企一策”“一企一員”幫扶措施,同步發展線上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多渠道擴大有效投資,多措并舉釋放消費潛力,研究采取更多恢復性、補償性消費措施拉動市場,落地有聲,以穩步推進復工復產,穩住經濟基本盤。
“橫下一條心補齊短板,激發科技創新活力,主動融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既是重大政治責任,也是湛江發展的主旋律。”姜建軍說,湛江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發揮海洋資源和海洋產業的優勢,加快國家高新區、湛江灣實驗室、海創中心三大創新平臺建設,積極對接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廣深港澳科創走廊,推進深圳南山(湛江)高新產業園建設“加速度”,為粵港澳創新發展添磚加瓦。
“湛江還將發揮臨港大工業發展優勢,推進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廉江新能源4個投資超100億美元重大項目建設,積極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為大灣區提供堅實的產業配套和規模支撐。同時,緊扣大灣區市場需求,發展湛江現代農業,把湛江打造成大灣區的‘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姜建軍說。
堅持提升與“雙區”的通達水平
近年來,湛江一直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去年,湛江在交通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交通建設如何開展?
姜建軍告訴記者,2019年是湛江交通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交通規劃、交通投資、交通重點項目建設均取得歷史性突破。《湛江鐵路樞紐總圖規劃》獲批,“五龍入湛”高鐵布局納入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全市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89.8億元,增長13.9%。湛江國際機場等交通重點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徐聞南山客貨滾裝碼頭等建設完成。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湛江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關鍵一年。”姜建軍說,今年,我市計劃安排重點交通項目46個、完成投資158.57億元。截至4月底,全市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3.15億元,基本按照進度推進。
一是加快推進對外通道建設,構建緊密聯系周邊區域的快捷交通體系。堅持把提升與“雙區”的通達水平作為主攻方向,全面開工建設廣湛高鐵,爭取早日融入“雙區”2小時高鐵經濟圈。堅持把強化與海南自貿區(港)和北部灣城市群交通連接作為重要支撐,確保徐聞南山港建成開港;年內建成玉湛高速,開工建設合湛高鐵,力爭湛海高鐵基本具備開工條件,加快推進張海高鐵、南寧至湛江高速前期工作,提升與海南自貿區(港)和北部灣城市群的互聯互通水平。全面加快湛江國際機場建設,開工建設機場高速,配套完善機場集疏運體系,融入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
二是加快推進高等級港口碼頭航道建設,提升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能力。加快湛江港40萬噸級航道工程建設,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沿海地區通航等級最高的港口樞紐。加快推進湛江港東海島港區雜貨碼頭、霞山港區通用碼頭,配套推進東海島鐵路寶滿港區支線等疏港鐵路項目,提升港口碼頭運輸能力。
三是加快完善內部高快速路通道網絡,提升全域交通均衡通達水平。加快東雷高速、汕湛高速吳川支線等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力爭開工建設玉湛高速雷州支線,推進環城高速南三島至東海島跨海通道等項目前期工作,打造環繞湛江灣、連接湛江市區和周邊縣域城區的高速公路通道體系。加快湛江大道、調順跨海大橋建設,開工建設海川大道、遂溪大道,完善市區和連接周邊縣域城區的干線公路網絡。
實現可持續高質量脫貧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湛江目前脫貧攻堅成效如何?怎樣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的“真脫貧、脫真貧、不返貧”?
姜建軍說,湛江是廣東省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地級市,有218個省定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81860戶,貧困人口233737人,占全省貧困人口的1/7。湛江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盡銳出戰、真抓實干,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獲省“較好”評價并作經驗交流。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33670名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占貧困人口總數的99.97%,是廣東全省脫貧人數最多的地級市。218條貧困村已全部出列。
姜建軍表示,湛江將進一步做好掛牌督戰工作,做細民生兜底保障,落實好“一戶一人”包戶銷號制度,確保6月底前現行標準下相對貧困人口和相對貧困村全部實現退出;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做到應保盡保,應扶盡扶;扎實做好穩定脫貧工作,推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因地制宜發展扶貧產業;同時建立健全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確保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的“真脫貧、脫真貧、不返貧”,努力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