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少女,日韩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完整版,亚洲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首頁 > 要聞動態 > 鎮街動態

從穩村精準扶貧變化看基層黨建力量

時間:2019-07-25 09:22:39 來源:湛江日報
【 打印 】
湛江日報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黨建。駐村幫扶期間,吳川市穩村第一書記湯旭希一直在探索實踐聚民心、強黨建,推動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基礎:完善設施惠民生
    穩村是省定貧困村。2016年以前,穩村村內污水橫流、道路泥濘、橋梁垂危、蚊蟲肆虐、缺水斷電、農田浸泡、雞鴨擋道,飲水難、行路難、耕種難、排水難、用電難等問題突出,村辦公條件在全鎮30個行政村中最落后。
    “七村聯建共享”是穩村黨建的一大特色之一。駐村兩年多來,湯旭希帶頭開展“深調研”,制定農業產業、鄉村旅游連片開發的計劃,謀劃周邊農村共建共享、振興發展,開展村黨支部之間、村企共建活動。
    湯旭希根據群眾的生產生活需要,輕重緩急地逐步解決群眾地實際困難,大力完善健全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如完成了自來水、環村路、排灌渠、文化活動中心、文體廣場、電網改造、農產品加工基地、農產品交易中心等30多個穩村新農村建設項目。
    為使全體村民在2017年春節前喝上干凈的自來水,他放棄回千里之外的老家過年,與村干部奮戰到大年三十終于開通自來水,群眾拍手稱贊。動力:品牌產業促發展
    穩村人均耕地面積0.3畝左右,分布較散,主要的勞動力外出務工,村中人力資源十分匱乏,導致穩村整體上的生產力水平低下。農產品品種單一,經濟效益不高。由于土地資源的限制,第一產業發展潛力嚴重不足,極大制約了村民增收以及集體經濟的發展。
    在深入基層的同時,湯旭希緊緊圍繞“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這一要求,巧用綠色產業、品牌戰略、電商銷售、媒體宣傳、市場規律“五枚金鑰匙”,探索實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地制宜挖掘資源,注冊商標創立“穩村番薯”品牌,提高供給質量,鏈接高端市場,實現大幅增值。
    由于當時扶貧經費未到位,湯旭希刷個人信用卡3000多元注冊“穩田香”“穩村番薯”商標,最大限度保護優質農產品權益,規劃“穩田香”脫貧致富品牌。特別是凝聚商會工會社會“三會”力量,打響“穩村番薯”品牌,走南闖北推廣“穩村番薯”,使薯價大增,供不應求。
    2018年,穩村貧困人口人均分紅3000元,貧困戶已全部脫貧;村集體收入38.6萬元,比幫扶前(2015年)年均收入6000元增長了63倍。“穩村番薯”被評為湛江市“十大扶貧明星產品”,番薯基地被評為“湛江市最受歡迎農產品示范基地”。在“穩村番薯”品牌經濟帶動下,全村種植戶普遍增收五成。湯旭希還積極探索建立貧困戶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鼓勵有勞動力的貧困戶使用扶貧資金租地種植,發揮貧困戶主體作用,多勞多得,促進貧困戶人均每年增收3000至4000元。
    黨建帶動并且促進了穩村民風持續向善向好發展,村民文明素質不斷提升,全村無賭博、無吸毒、無打架、無上訪現象。穩村由過去的吳川市重點維穩村轉變為現在的基層治理先進村。吳川市在穩村召開基層治理和黨建工作現場會,湛江市委黨校把穩村列為五個主體班培訓現場教學點。穩村黨支部被評為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并在全市黨建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介紹。(記者 鄧耀瑞 通訊員 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