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新氣象 | 黃坡鎮林屋村:新質生產力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近年來,黃坡鎮林屋村以新質生產力為核心動力,通過技術革新、人才培養驅動產業升級,把撂荒地復耕復種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繪就出一幅“村美、人和、共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黃坡鎮林屋村委會下轄13條自然村,共1618戶,總人口7200多人,土地面積16平方公里,是我市遠近聞名的村莊。林屋村在歷屆黨總支書記的帶領下,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振興為抓手,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強村富民之路。
記者 吳婷婷:在村“兩委”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林屋村在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村”“中國十大魅力鄉村”、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省首批“百千萬工程”典型村。而說到林屋村的產業,就不得不提到我身后的這間機械廠。
廣東粵凱機械有限公司是一間村辦集體企業,也是林屋村的特色產業,主要產品為糖酒機械全套設備制造。近年來,公司不斷進行技術迭代升級,同時公司在降膜式蒸發罐的研制也走在全國前列。
黃坡鎮林屋村黨總支書記、廣東粵凱機械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 林建云:我們公司研制的降膜式蒸發罐,目前國內有兩家大型糖廠在使用,優勢在于可實現智能化管理,而且高效節能,只需要1個人(操作)使用,降膜式蒸發罐的維護時間,變成了120天一次檢修,減少運營維護生產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效益,進而提高了經濟效益。
林屋村堅持“送出去、請進來”的人才培養策略,與廣州重型機械廠、華南理工大學、中國輕工業廣州工程有限公司等科研單位建立合作關系,成立了研發生產基地,在派送工人前往學習的同時,還聘請關鍵部門工程師和專家來廠指導、任職,培養了一批技術精湛的工匠人才。公司擁有高、中、初級工程技術人員112人,持有國家特種設備焊接人員750人,先后走出了3位全國勞模。
多年來,公司憑借先進的工藝和員工過硬的技術,生產的產品獲得了業界良好的口碑,產品遠銷至歐洲、美洲、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公司產值達1.8億元,創造稅利1000多萬元,為“百千萬工程”和鄉村振興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記者 吳婷婷:在制造業取得成功的同時,林屋村積極拓展村集體產業,并以“公司+農戶+產業園”等多種模式,推動撂荒地復耕復種,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提高村民的經濟收入。
林屋村在村黨總支書記林建云等“兩委”班子帶領下,以“盤活資源,培育團隊,引入科技”為產業發展思路,推行“退桉換果行動”,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鄉村振興。
引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所和廣東省科學院南繁種業中心的團隊,因地制宜提供種植技術支持,培育多個青年創業團隊打造香水檸檬、奇楠沉香等產業園,形成工業農業并強的產業新格局,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陳曦 李勇 吳婷婷)
編輯:鐘耿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