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陽鎮那蒙村:黨建引領激活鄉村治理“一池春水”
吳川市人民政府網訊 近年來,吳陽鎮那蒙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紅色動能”,多措并舉促新風,在健全基層治理、助推鄉村“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中,“深耕善治”,激活鄉村治理的“一池春水”。
初秋時節,走進吳陽鎮那蒙村,移步皆是景、舉目滿眼綠。村中的休閑公園綠樹成蔭,黨建長廊嚴肅古樸,花園菜園錯落有致,令人切實感受到一幅新時代鄉村宜居宜業的喜人風貌。
記者現場吳婷婷:基層工作“千條線”,關鍵在于用好黨建引領“一根針”。那蒙村黨支部深刻明白這個道理,在鄉村治理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壁壘作用,切實提升那蒙村黨支部的基層治理成效。
那蒙村通過召開村民大會、走街串巷宣傳、入戶走訪等方式,最大程度爭取群眾對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自覺投身鄉村振興建設,積極參與公共設施管護、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生態保護等重大任務活動,做到美麗家園人人共建,美好成果人人共享。
吳陽鎮那蒙村黨支部書記陳華成: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在“三清三拆”工作中,黨員干部發揮了先鋒作用,比如說,有幾名老黨員當得知項目建設會涉及自家利益時,為方便施工,他們二話不說,主動拆除棚屋雞舍和清理堆放雜物,并耐心說服家人,不能因為自己的事影響工程進度。
為凈化農村社會風氣,強化移風易俗,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婚喪新風,那蒙村成立紅白理事會,由村“兩委”班子和德高望重、熱心的村民組成。理事會制定章程,明確紅白喜事流程標準、菜單標準、金額標準等,全程倡導從新從簡。
吳陽鎮那蒙村黨支部書記陳華成:以前農村辦紅白喜事會攀比,為了爭一時的面子,鋪張浪費,對很多家庭來說都是負擔,這種風氣必須剎住。通過村規民約規范農村紅白喜事辦理事宜,從新從簡辦紅白喜事,逐漸成為那蒙村村民的“公約”,為鄉風文明注入了新活力。
記者現場吳婷婷:良好的鄉村“軟環境”為那蒙村鄉村振興工作進一步提質增量。近年來,那蒙村的社會氛圍和諧安定,鄉風村俗改善明顯,村民之間相處融洽,吸引了不少鄉賢回鄉置業,為那蒙村經濟建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那蒙村立足發展蔬果種植業和對蝦養殖業兩大特色產業,目前種植草莓、番茄、青棗、百香果等蔬果共有550多畝,為村民增收數百萬元。那蒙村的蝦塘養殖有165多畝,每畝收入3萬多元,帶動不少養殖戶增收致富。隨著那蒙村產業園的招商建設,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超百萬元。
吳陽鎮黨委副書記肖觀帝:那蒙村正在建設大中型倉儲冷庫項目,目前已完成主體建設,建成后預計可儲存農產品和凍品約2000噸,可為本村提供近80個就業崗位,為村集體每年增收30萬元,并將依托項目延伸倉儲冷鏈產業鏈,帶動更多產業同步發展。
吳陽鎮全面實施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程,切實提升基層治理“參與度”和群眾“滿意度”,把鎮級領治、村級主治、群眾共治“三根線”擰成“一根繩”,豐富鄉村治理主體力量,有效激發鄉村治理內生動力,真正讓群眾吃上“生態飯”,走上“幸福路”。(吳婷婷 譚榮宇)
編輯:鐘耿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