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江街道構建“五級網絡”防控體系 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
吳川市人民政府網訊 我市新冠疫情發生后,大山江街道切實擔負起防控的重要責任,以黨建為引領,建立疫情防控網格員管理片長負責制,積極構建“五級網格”防控體系,把好疫情“六個關口”,織密織牢疫情防控安全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大山江街道迅速行動,果斷部署,充分動員基層黨員、群眾參與群防群治,構建起“五級網格”防控體系,為轄區筑起了防控疫情的“銅墻鐵壁”,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無縫連接,為抗擊疫情打下堅實基礎。
大山江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小蓮:疫情發生后,大山江街道第一時間啟動了應急響應,創建了以街道、社區、村小組、片長、志愿者組成的“五級網格”管理體系,層層壓實責任,嚴格把好隊伍建設關、宣傳引導關、核酸檢測關、排查管控關、后勤保障關、心理疏導關,從而織密織牢疫情防控安全網。
6月6日以來,大山江街道廣大黨員聞令而動,以“網格連心,黨員聯戶”為載體,組建一支疫情防控先鋒隊伍,形成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強大合力,由網格員組成的“防控瞭望哨”,“流動巡查崗”,24小時值守各村路口,筑牢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由街道、社區三人小組指導,實行“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實現全員全面全時防控,迅速展開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東埇社區鐘毓村村干部楊景旺:接到街道的意見,我們馬上實行封村,6日開始做核酸,黨員和村干部就分開下戶排查,每個(片長)負責各自戶數,分片安排十個人一組(檢測),做好后再通知下一個10人組再出去做,做到人群不扎堆,做到村不留戶,戶不留人。
同時,片長統籌組織網格員協助街道6個社區29個核酸檢測點開展三輪全員核酸檢測采樣,協助醫療隊上門為行動不便的群眾開展核酸檢測,通過通訊聯絡、上門走訪、線索核實等方式,確保不漏一人,為精準防控贏得時間,也為群眾的健康筑起了安全防線。
村民:我都沒走得出去了,干部就帶醫生上我家檢測核酸,三次都是,多謝(干部)。
網格員既是“防控員”,又是“聯絡員”、“代購員”,通過代買、代辦、幫辦等方式,為居家人員開展精細化、親情化服務,做好隔離人員生活物資等方面保障,并化身“心理輔導員”,耐心做好群眾心理疏導工作,消除群眾恐慌、煩躁等情緒,打好群眾心理“防疫戰”。
大山江街道充分發揮片長管理機制在社區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構建“五級網格”防控體系,為我市織密織牢疫情防控安全網。(黃雅靜 李德岳)
編輯:余春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