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吳川市G228線大山江橋危舊橋梁改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前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批準《湛江吳川市G228線大山江橋危舊橋梁改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5個工作日(2022年5月31日至2022年6月7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局反映。聯系地址:吳川市市區廣沿路1號,郵編:524500 聯系電話:5553231 傳真:5579899
項目名稱:湛江吳川市G228線大山江橋危舊橋梁改擴建工程
建設單位:吳川市公路事務中心
建設地點:吳川市大山江街道(原大山江大橋)
起點:(110°47'56.066",21°25'52.505")
終點:(110°47'009",21°25'42.289")
環評機構:湛江市卓億環保服務有限公司
一、項目概況
項目(項目代碼:2020-440883-48-01-100382)路線起點位于國道228線吳川段大山江街道(起點樁號K6435+618),沿國道228線吳川市區方向,跨越袂花江分洪河,到達項目終點大山江橋頭西岸(終點樁號K6436+022),路線全長404米,其中擴建橋梁長度144米,橋頭路基過渡段段長度260米。項目為改擴建工程,采用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80km/h,路基寬32.0米;橋涵設計荷載為公路I級,設計洪水頻率為大橋1/100,按地震烈度VII度構造設防。項目改擴建路線布設基本按照國道228線原舊路線位,采用原有道路兩側拼寬擴建,擬將原橋舊梁需要拆除更換,舊橋下部蓋梁及墩柱維修加固后利用,原路表面層進行銑刨后與加寬段一起重新鋪筑路面。橋梁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砼裝配式先簡支后橋面連續T型梁,橋下部結構采用柱式墩、柱式臺,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項目總投資3603.92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00萬,占總投資2.8%。
二、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廢水。施工期產生的沖洗廢水、澆筑廢水、泥漿水等應通過沉泥池處理后循環使用或作為場地抑塵灑水用水,施工廢水不得排入沿線水體;施工船舶油污水收集后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理,不得向水域排放;設置臨時土質截水溝,攔截泥沙,減少路基開挖時沙土對周邊水域的影響;施工人員采用租賃民房的形式,其生活污水由租住房屋的污水處理系統進行收集處理或公共污水處理設施解決。
2、廢氣。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場地邊界設置圍擋,守時對施工場地進行灑水抑塵,易散失的物料運輸車輛采用封閉式車輛或加蓋篷布,車輛駛出時對車槽、車身、輪胎進行清洗,減少揚塵的產生和擴散;施工機械使用清潔能源作燃料,加強機械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減少施工機械的尾氣排放。
3、噪聲。優化施工場地布置,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采用低噪聲機械設備和先進施工技術,制定合理運輸線路,按相關要求設置臨時圍擋防護物等措施,以減少噪聲對環境的影響。
4、固體廢物。施工棄土棄渣綜合利用,廢棄建筑材料及時清運至政府指定的建筑棄渣場;施工船舶垃圾交由海事部門垃圾接受船處理,不得向項目施工水域排放;施工場地不設機械設備及運輸車輛的維修點,委托專業維修單位對機械設備及車輛進行集中維修和保養;生活垃圾收集至臨時垃圾站,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
5、生態與水土保持。加強施工期環境監控和管理,嚴格控制施工行為,優化施工場地和臨時占地,減少占地;做好工程施工的規劃工作,合理安排施工時序,減少雨季施工時間,修建臨時截/排水溝、沉沙池,減少水土流失;圍堰施工和樁基作業中按照標準規范流程進行防止施工渣土和廢棄物排入水體,污染水體的水質和影響水生生物生境;施工結束后及時做好植被恢復工作。
6、環境風險,建設單位須建立完善的環境管理制度和作業操作規程,施工期不設燃油和化學品儲存倉庫,運輸油料的車輛須采用密閉性能優越的儲油罐,確保施工運輸車輛安全通行;做好相關的環境保護及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項目附近水體環境風險。
(二)運營期
1、路面徑流水。完善項目路面徑流水收集系統,路面雨水徑流經分段收集通過雨水管道排放。2、噪聲,加強道路兩側綠化和車輛的管理,禁止噪聲超標車輛上路行駛,在集中居民區路段設禁止鳴笛標志。3、環境風險,項目的橋梁兩側增加防撞欄,增設交通標志牌,嚴格限制危險化學品的車輛進入該區域道路;建設單位制定危險化學品泄漏環境應急措施,結合項目環境風險因素,定期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工作,及時消除環境風險隱患,確保項目的環境安全。
三、公眾參與情況
該項目在受理公示期間未接到公眾反饋意見。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吳川分局
2022年5月31日